最新公告:   
新闻介绍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介绍
造纸废水处理的几种技术应用

混凝沉淀法是我国造纸废水处理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处理方法。其作用机理是向待处理污水中加入一定量絮凝剂,形成的正电荷水解聚合产物与水中带电荷粒子或胶粒发生压缩双电层、电中和并辅以沉淀物网捕卷扫作用,使水中污染物粒子聚集成大颗粒电中和/吸附脱稳沉降,形成的污泥可经发酵处理而转变成泥土。随着新型有机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应用,采用混凝法不仅能有效地去除造纸废水中的固体悬浮物和颜色,而且也能去除大部分COD物质和部分BOD5物质,各项指标基本可达到GB3544-2008规定的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但较难达到一级排放标准。水处理工程中把为使胶体微粒脱稳沉淀而投加的电解质称为混凝剂,最常用的混凝剂是铝盐和铁盐。

无机混凝剂聚合氯化铝用于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效果较优,若再配合有机混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使用(最佳配合为:聚合氯化铝5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6mg/L),不仅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满足生产的要求,而且最佳用量可以降低一半。混凝沉淀法可用于二级处理出水COD达到400以下的废水,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在于它处理过的废水如果不加吸附过程,即便达到生产回用的标准,它的出水也会带少量的色度。混凝作用是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因此影响混凝作用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包括混凝剂的种类、性质以及水质、水温、水条件等。今后混凝法处理中段水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开发新的混凝剂,以达到易操作、危险小等过程。

吸附法

吸附法就是利用多孔性的固体物质,使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被吸附到固体物质表面而分离出去的方法。而吸附技术在工业水处理中多用来去除溶解性的有机物,此外,还能除去合成洗涤剂、微生物、病毒和痕量重金属,并能脱色、除臭。吸附法所用吸附剂的选择是技术的关键。水处理中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磺化煤、沸石、活性白土、硅藻土、焦炭、木炭、木屑等、目前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最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碳,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有较强的去除效果。但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造纸废水,运行成本及再生费用较高,使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粉煤灰自身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呈无定型玻璃球状,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且价格便宜,但直接用于造纸废水处理效果不好,需进行改性。粘土类吸附剂具有比表面大、低温再生能力强、储量丰富、价廉等特点,在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若将吸附处理废水后的吸附剂焚烧后再利用,既可实现废物利用,还可消除二次污染,这将成为今后吸附剂种类开发的一个重点。

膜分离法

膜分离法是一种新兴的分离、净化和浓缩技术。优点是可在一般温度下操作、没有相的变化、设备可工厂化生产、容易操作等。缺点是需要消耗相当的能量(扩散渗析除外),处理能力小。应用于造纸行业深度处理的主要是微滤、超滤、纳滤、电渗析和反渗透

微滤主要去除微粒、亚微粒和细粒物质,同时可以除去细菌、病毒和寄生生物等,还可降低水中的磷酸盐含量。微滤膜可将造纸废水中段水中尺寸大于膜微孔孔径的絮聚体和悬浮物截留在膜纤维微孔外部,水在压力驱动下穿过纤维壁,从而实现水与絮聚体和悬浮物的分离,达到去除造纸废水中絮聚体和悬浮物的目的。

超滤按粒径选择分离溶液中所含微粒和大分子,能去除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100000的物质如胶体、蛋白质、颜料、油类、微生物等。研究证明电负性较高的磺化类膜及低截分子量的超滤膜对造纸黑液具有较好的超滤特性,动态实验超滤膜的超滤特性优于静态实验。    

纳滤也称为低级反渗透,可分离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00~400的物质,如硬度离子、色素等,可在高温、酸、碱等苛刻条件下运行。纳滤膜运行压力低,装置运行费用低,膜通量高,能有效地去除造纸废水中的色度、硬度和异味。

电渗析是一种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从溶液中脱除或富集电解质的膜分离操作。采用电渗析与传统碱回收系统相结合的生产流程处理造纸稀黑液,可以得到碱和木质素。

我国的膜技术在深度处理领域的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膜分离技术已经成为水处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术,但与其他技术相比,膜分离技术发展历史毕竟还比较短。而在实际应用中,影响最主要的技术是:膜污染和浓度极化。这两个影响因素制约着膜技术的发展。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开发制造高强度、长寿命、抗污染、高通量的膜材料,着重解决膜污染、浓差极化及清洗等关键问题。

作者:

总部:0371-86036046    技术咨询:15515822929   华北地区办事处:18638944864    E-mail:1046672965@qq.com
河南豫宏美溪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3021855号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3730号